技术原理:通过机械分离、三相离心等技术,将餐厨垃圾中的油脂、水分、固体残渣分离。
技术路径:
前端分离:安装油水渣分离器(如巴中市案例),实现90%以上油脂回收;
油脂精炼:回收油脂经酯交换反应制成生物柴油(B100标准),热值达38-40MJ/kg;
残渣处理:脱水后残渣含水率≤60%,可进入厌氧发酵或焚烧系统。
经济效益:
生物柴油:市场售价约6000-8000元/吨,较化石柴油低15%-20%;
工业级混合油(UCO):出口欧盟价格达900-1100美元/吨,用于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。
技术原理:通过130-140℃高温高压灭菌,杀灭病原菌后制成动物饲料。
技术争议:
同源性风险:部分国家(如中国)禁止直接将餐厨垃圾制成畜禽饲料,需通过昆虫转化等间接路径;
市场接受度:消费者对“垃圾饲料”存在心理抵触,需强化质量追溯体系。
技术路径:
独立焚烧:含水率≤50%的餐厨垃圾可掺烧于生活垃圾焚烧厂,吨垃圾发电量提升10%-15%;
水泥窑协同:替代部分燃料(替代率10%-20%),降低熟料生产碳排放。
环境影响:
二噁英控制:需配备“SNCR+活性炭喷射+布袋除尘”组合工艺;
重金属富集:需限制餐厨垃圾中金属器具、玻璃等杂质含量。